发布时间:2024-03-28 08:45:59 | 爱好网
2023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排名:全国最新排名第30位,位列四川省内排名第1名。
一、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简称“电子科大”,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
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和四川省签约共同推进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二、学科建设:
学校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
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5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一。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术研究:
1、科研平台
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机构5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和国防科技创新团队3个。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2、科研成果
2006-2014年,学校获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奖励181项,发表论文(专著)31000余篇(部),申请专利4500余项。
其中2012年度,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国防科学技术发明奖1项。截至2022年3月,学校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35项、部省级奖励365项。
3、学术资源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馆藏总量约260万册,数字资源系统129个平台/300个数据库,其中电子图书700余万册,电子期刊186余万册,在线学位论文1000余万册,并自建特色数据库。
成都市大学排名前10强的学校如下: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大学学科概况: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
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学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17个,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宗教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原子与分子物理、有机化学、植物学、遗传学、固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化学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
成都大学创建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
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科技发展、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促进学科专业间融合。现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62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成都理工大学不同的专业排名及分数线如下:
专业名称 录取批次 平均分 最低分/最低位次
计算机类 本科一批 599 596/2281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一批 599 595/23348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一批 598 594/23903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本科一批 594 593/24441
电子信息类 本科一批 595 593/24441
应用统计学 本科一批 591 590/26156
英语 本科一批 591 589/26723
应用物理学 本科一批 592 589/26723
机械工程 本科一批 591 589/26723
会计学 本科一批 592 589/26723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员工3608人,其中,有教授(级)442人,副教授(级)776人。 爱好网
截至2022年3月,获国家级人才称号和国家级人才计划154人次,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次、“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