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8 01:39:41 | 爱好网
高考综合评价是指在高考成绩之外,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
高考综合评价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传统的高考只能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忽略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高考综合评价弥补了这一不足,并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得到公平的机会和更好的教育。
高考综合评价是一种通过多种方式全面评价考生的综合素质的制度。目的是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推动高中教育改革,挖掘考生多方面的潜力和特长,降低依赖单一评价方式的弊端。
综合评价的引入不仅体现了高中教育的多元性,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多种潜力,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个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高考综合评价包括的内容
1、学科成绩:学科成绩是高考中最主要的评价指标。高考综合评价仍然重视考生的学科成绩,但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2、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对考生智育、体育、艺术和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这些素质在高考综合评价中同样非常重要,需要通过学生日常表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来衡量。 爱好网
3、学业水平测试:学业水平测试是指对考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面向未来的、具有市场导向的实际测试。它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对高考的补充。学业水平测试由教育部门命题组织实施,其考试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场景,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4、面试评价:面试评价是对考生个性特点和非认知能力的评价。面试评价可以进一步挖掘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考察考生社会生活及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就业拓展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指的是,综合评价录取改革是近两年逐步实施的一项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
“综合评价”选拔,一般会综合学生的高考、专家面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三个方面的成绩来录取考生的选拔方式。比如最新公布综合评价招生简章的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还有北大博雅计划、清华领军计划等都是以此种方式对申请者进行筛选。
换言之,综合评价,在以往参考高考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参考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能力测试等相关成绩,对这几项参考因素进行综合,建立起了学生与高校之间的互动,给予双方相互选择权,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向自己心仪高校抛出“ 橄榄枝 ”,而高校也可以进一步考核,筛选那些真正适合本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
与自主招生的不同之处:
考试方式:
自主招生:2015年起,所有试点 高校自主招生 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以防作弊。
综合评价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是部分省份实行的综合评价模式,每年有新的高校参与这种招生试点。综合评价招生是把考生的 综合素质评价 、高校的自测评估成绩、高考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最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的方式。
招生对象
自主招生:招收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一般来说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可细划分为以下3类:
1、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品学兼优、综合实力强或取得优秀 荣誉称号 的的高三毕业生;
2、在一定领域具有学科特长,在各类比赛及竞赛中获得奖励的考生;
3、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有突出表现并获得奖励的考生。
综合评价招生:综合评价各高校的报考条件有所不同,如 会考 成绩需要达到及格A,重点参考学科是什么,各类竞赛和特长需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有差别。
相同之处:综合评价招生的报考时间基本上与自主招生时间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