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9 13:31:52 | 爱好网
考研和秋招对于一个大四的学生来说都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每个学生的境遇不同。有的学生从进大学起,他的目标就是立志考研,他的大学生涯就定格于为考研而奋斗,即使今年考不了,他还会毅然准备“ 二战 、三战”,他们怀揣着梦想,坚定前行。有的学生是到了大三或者大四的时候才决定考研,他对自己的考研准备信心不足,所以也想不能错过秋招。
我想这样的学生可能还是要两手准备。虽然“鱼”和“ 熊掌 ”不能兼得,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考研的同时还是有必要参加秋招的,有毕业后工作单位作保底的话也不至于考研不上而丢失参加工作锻炼的机会,有了工作也就能生存,也能为自己以后谋划,况且秋招的单位可能要比来年春招的岗位挑选余地多。现在考研竞争非常激烈,而且考研战线拉得很长,过了线还要等复试,复试不过还要找调剂,如没有十分的把握,还是有工作保底实际点。工作的同时还能参加考研。
我儿子确实有点小聪明,但喜欢打游戏,高中读书不太上心,高考只比一本多了一点分,自己又不肯出远门读书,江苏竞争太激烈了,他这个分数上不了江苏省内稍微好点院校,最后无奈只能选择离家近一点而不是很强的院校。虽然是该大学较强的 机械专业 ,但他后来发现自己实在是不喜欢这个专业,到了大 三才 决定 跨专业考研 ,并且不愿意在本校读研,一般来说他这样的学生读本校的研应该相对比较轻松,但他也许是长大了,死活不肯在本校读,而且想考南京的一流高校,作为家长肯定支持他。
考研期间,他不打游戏了,每天合理安排时间复习功课,经过一年的准备,他终于通过了初试。考研的同时我也要求他参加秋招,一是参加招聘是能给他锻炼,今后迟早是要找工作的,二是目标院校和自己院校跨度有点大,而且自己又转了电子通信工程,我也担心他考不过。确实由于复习考研花费时间和秋招有冲突,所以秋招他也没具体落实什么好单位。所幸的是过年时查分初试通过了,所以他后来没参加春招,认真准备复试了。通过他自己的努力,本月去南京某高校读研一了。
我举例只是给大家作参考,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同,只有对准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想要的目标,再作认真思考后的选择,认准了自己适合的路,努力前行,切不可盲目硬闯,有时要适度调整,不适合自己的路走再多也是 死路 一条。时代在变比,各种情况也在变化,人的机遇也在不停的变换。困难来临不气馁,办法总比困难多,机遇到来要好好把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加油吧,青年,现在是你应该努力拼搏的年段,预祝你早日成功。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读民办三本的意义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一般来说,三本院校就是一本或者是二本高校他们联合了一些社会机构开设的独立学院
大家首先考虑这种民办三本,因为他们会依托母体学校的发展的 ,享受更好的优质的教育和教学的资源,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毕业之后可以拿到本科的文凭, 爱好网
“
民办最起码也是个本科”
这个话题好像每年高考结束快出分以及录取工作快结束的时候人人都会讨论, 大家对于民办本科的印象都是学费贵,里面的学生都是不学无术, 每天混日子混到毕业,甚至说是家里有矿的富二代随随便便刷个本科学历然后回家继承家产。
但是!大家!民办也是本科!这真的很重要!无论是高考还是升本,如果实在是和公办本科无缘只能去民办本科 ,我的建议还是大家去上, 学费如果在经济承受范围之内的话建议大家一定要去上!
1.学历在目前还是一个重要的门槛
这个想必很多毕业生的体会最深,无论是打开招聘软件还是参加春招秋招,自己心仪的工作多半都是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暂且不说我们是否能在面试中赢得过那些985、211名校的毕业生,但起码拥有本科学历就代表着能获得面试的资格,拿着一纸专科毕业证的话甚至连面试的大门都进不去。
这种痛我已经在专科大三那年去招聘会看热闹的时候体验过了,凡是自己觉得无论是工作性质还是薪资比较满意的公司对学历的最低要求都是本科。
2.学历带来的不只是一纸毕业证和学位证,而是机遇
都说大学生在学校上课基本上都是混,到了期末预习一整本书参加考试。但和专科相比本科生有条件,有资源,有老师。
民办院校虽然比不上很多公办名校,但和专科相比还是绰绰有余,甚至很多民办院校的教学资源很好,好到让人羡慕。
我们为何不借这个跳板提升自己,利用四年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等到大四的时候参加考研。
3.抛掉原有的旧观念,民办本科不是一无是处
尤其是父母一辈可能会认为“民办的本科根本没什么用,上了还浪费钱,不如找个好点的专科学门手艺。"
这句话放在十几年前可能还有可信度,在现在这种就业环境下专科的竞争力真的小到不能再小,很多专科生到了大三都在拼命地准备升本上本科,高考结束以后有机会上本科为什么还要降维选择?
民办本科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的人还上不了一个本科学校。一个学历很重要,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适合的学校,适合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