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爱好网小编整理了川大国家专项计划就业好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一)拼死保卫紫坪铺。地震发生后,水利厅领导迅速赶赴一线,靠前指挥。冷刚厅长带队奔赴紫坪铺水库查勘险情,当晚与永祥副主任、水利部领导、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了保坝方案,落实排险措施,消除了对成都市的洪水威胁。并在全省迅速调集45艘防汛冲锋舟和操作手,于5月14清晨率先打通紫坪铺库区至映秀的水上救生通道,累计向汶川方向运送抢险、医务人员2万余人,抢运药品物资50余吨,运出伤员和受灾群众2万余人。
(二)安全科学快速处置堰塞湖。采取“宜炸则炸,宜挖则挖,宜冲则冲”的办法,唐家山、肖家桥等78处已排除险情,罐滩、石板沟等17处基本排险,老鹰岩险情降低,干河口等8处正研究排险措施。威胁最为严重、排险最为艰难、国内外最为关注的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排险,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成功处置了213国道都汶生命线老虎嘴壅塞体,上级领导称赞水利人在“决战老虎嘴攻克世界难题”的战斗中,打了硬仗,打了漂亮仗。
(三)应急排除震损
水利工程险情。一是全力排查险情。在全省水利系统抽调了3000多名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水利部组织援川队伍,开展拉网式排查,在最短时间内摸清了全省震损水库的受损情况。二是建立了责任机制,对震损水库、水电站逐库逐站落实了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并在《四川日报》上公示。三是落实了避险预案,针对震损水库量大面广、危险性大的情况,指导地方政府及时制定下游群众转移避险预案,落实预测预报预警措施。对部分高危险情水库和位置重要的水库制定了出险报警方案、发放了群众预定转移路线明白卡和“水库溃坝怎么办”宣传画,指导群众安全避险。精心组织了中江、彭州避险演练,为震损水库防汛、群众避险提供了样板。各地也在省水利厅的要求下,组织开展了避险演练,提高了实战能力。四是紧急放水降低险情,对震损水库全部降低水位运行,其中210多座降至死水位,69座溃坝险情水库全部放空。五是抓紧应急除险,派出18个现场设计组和1个设计指导组,与当地水利技术人员共3000多人开展震损水库除险方案设计,组织省内外抢险力量1万多人抢险。目前,所有震损水库、水电站全部按计划完成应急除险任务。震损堤防应急排险完成633处,占总处数的90%。在7、8两月的强降雨中,震损水利工程没有发生新的较大险情。
(四)全力保障灾区应急供水。一是紧急排查险情。抽调省内精干技术力量,会同水利部派出的专家和地方水利部门,组成18个工作组,摸清了21个重灾县供水设施受损状况。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制定了《四川省地震重灾区乡村供水应急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和《抗震救灾灾民安置点应急集中供水技术方案》,组织、指导地方水利部门迅速开展应急供水工作。编发了《抗震救灾饮水安全应急常识》,指导群众科学安全用水。三是解决应急饮水。紧急采购120辆送水卡车、1万只水桶和200台燃油发电机为重灾镇群众送水,投入临时净水设备6500台套、移动式制水设备46台、生命吸管1万支,保障群众应急饮水。四是抓紧抢修和新建供水设施。组织省内18支供水抢修队和上海、重庆、武汉、大连等的援川抢修队共400多人,与灾区水利部门一道,紧急抢修供水设施1590多处,新建应急集中供水工程2129处。五是加强水质监测。牵头与省建设厅、卫生厅、环保局、农业厅建立了抗震救灾供水保障联动机制;出动4辆水质监测车、数百名专兼职水质监测技术人员,对灾区集中供水水源地、重要江河断面及敏感水域共250个断面水质实行连续监测。到5月底,全部解决了575万灾区农村群众临时应急供水问题。并从6月初开始,供水保障工作向过渡期安置供水转变。目前,在21个重灾县,每个县都建立了多个供水示范点;全省1441处活动板房安置点建成供水设施,受灾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五)及时开展生产自救。一是抓紧恢复灌区供水。多方筹集应急修复资金6309万元,对受损灌溉工程进行应急恢复,基本解除了受损严重灌区的渠道、枢纽和重点建筑物的险情,于5月31日基本恢复应急灌溉供水能力,保证了大灾之年农业生产供水安全,实现水稻保栽2941万亩,仅比计划栽插面积少40万亩。二是抓紧恢复地方电力供电。96个由地方电力供电的受灾乡镇,除青川县马公乡被泥石流掩埋、石坝乡被石板沟堰塞湖水淹没丧失供电条件外,其余全部恢复供电。三是抓紧恢复水产生产。已恢复水产养殖面积20.75万亩,补放苗种8695吨。
(六)扎实开展防汛保安工作。一是认真落实责任,开展防汛督导。坚持24小时防汛值班,全面开展防汛检查,由10名厅级干部分别带领督导组,多次深入各地督查防汛责任制建立、防汛预案编制完善、抢险物资储备、抢险队伍组建训练等措施落实情况,并重点督促各地落实好1997处震损水库的度汛措施。二是全面排查受灾群众安置点度汛安全。对19处存在安全隐患的安置点进行了专项督查,对北川县金鼓村等5处安置点加强监测巡查值班,做好避险预案;对汶川县青沙坪等6处安置点,采取加高档墙、加固堤防等工程措施进行防范;对江油敬元村等8处隐患严重的安置点,下发书面通知限期撤离。三是开展防汛避险演练。南充、泸州等市州对防汛组织指挥、汛情预警、群众转移、险情处置、伤员救治等项目进行了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七)顺利完成灾后重建规划。本着对党、对群众、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了水利灾后重建规划,并顺利通过水利部和省政府审查。成功召开四川水利灾后重建对口支援19省市水利厅(局)长座谈会,实现了对口援建工作在项目、资金、建管和协调等方面的对接。
在水利抗震救灾的100天里,我们充分发挥解放军、武警水电部队以及水利专业施工抢险队伍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共出动抢险人员1.4万人,调集4000多台(套)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深孔钻、柴油发电机组等大型施工机械和应急设备,空军出动直升飞机近800架次、租借俄罗斯米-26直升飞机飞行90多架次,运送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3400多人次,炸药、给养、通信装备等各类物资近200吨、大型施工机械、设备、集装箱和油料罐90多台套,积极对堰塞湖和震损水利工程排危抢险,消除安全威胁,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这一场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是对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素质、能力和作风的全面检验。水利抗震救灾斗争的实践充分证明,水利系统的干部职工队伍是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队伍,是一支敢于负责、能打硬仗、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

川大国家专项计划就业好吗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川大国家专项计划就业好吗的相关内容。
四川大学作为一所知名985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有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提供多种专业选择。对于学生而言,不论所选专业优劣,仅凭其985高校背景,已为就业铺好道路。因此,无需过分担忧四川大学的就业情况。
国家专项计划旨在优化教育资源分布,确保中西部地区学生享有平等受教育机会,四川大学通过这一计划,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专业选择。不同专业对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有着显著影响,但作为985高校的毕业生,即便面临专业差异,社会对于其学历的认可度依然较高,就业机会较为丰富。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能力、专业背景、市场需求、就业政策等。尽管如此,四川大学的毕业生以其学历背景,仍能在就业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同时,学校通常会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服务,进一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当前就业形势多变的背景下,四川大学的国家专项计划毕业生,凭借其985高校学历背景和学校提供的支持,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拓宽职业发展路径。因此,从整体上看,四川大学国家专项计划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川大国家专项计划就业好吗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川大国家专项计划就业好吗的相关内容。
四川大学国家专项计划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以下是具体分析:
1. 学历背景优势
: 作为一所知名985高校,四川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学历背景支持。这一背景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能够为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2. 专业选择多元
: 四川大学通过国家专项计划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专业选择。不同专业虽然就业前景有所差异,但作为985高校的毕业生,在面临专业差异时,依然能够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拥有较为丰富的就业机会。
3. 学校就业指导
: 四川大学通常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服务,这些服务有助于毕业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明确职业定位,进一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4. 市场需求适应性强
: 在当前就业形势多变的背景下,四川大学的国家专项计划毕业生凭借其985高校学历背景和学校提供的支持,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拓宽职业发展路径。他们通常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的就业环境中迅速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四川大学国家专项计划的毕业生在就业前景上具有较高的优势和竞争力。因此,对于选择该计划的学生而言,无需过分担忧就业问题,而是应该积极提升个人能力,做好职业规划,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实现个人职业发展。
爱好网以上就是川大国家专项计划就业好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爱好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爱好网:
www.aihaoya.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